微信传播中的侵权问题与保护策略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微信平台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微信传播过程中的侵权行为的责任分析,讨论了微信传播中对权利的保护策略,促进微信传播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微信传播;侵权;责任分析;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诸多的网络着作侵权现象,并且这种状况越演越烈,我国法院每年都要审理着作权案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现在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频繁,尤其是微信等新媒体的信息交流,微信作为中国的媒体交流平台,主要进行的是信息传递的功能,在进行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既会传递出有用的信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微信传播的过程中出现许多的侵权行为,面对这些侵权行为,如何进行责任划分,进行版权保护成为文章讨论的重点。
一、微信传播中的侵权问题
微信传播的过程中出现许多的侵权问题,包括不同内容的侵权,又包括不同形式的侵权,文章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分析各种侵权行为中侵权者的责任。
(一)不同内容的侵权分析
1.微信传播学术期刊作品中着作权侵权分析
在对微信传播过程中学术期刊的着作权侵权分析时,首先要将学术期刊的属性进行判别,由于我国对于着作权具有明确的规定,着作权是具有独特性且可复制的特性,一旦作品完成,作者就对作品拥有着作权,学术期刊作品恰恰具有这种特性,因此对于学术期刊的转载就要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1]。如果再进行学术期刊作品的转载的过程中没有署名原创者,就要有转载方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是经历了多次转载,无法找到最初的转载方的,其责任就是要进行分担,但这种情况下,很难进行侵权责任划分。对于学术期刊中的信息,未经作者的允许随意下载、更改,在进行引用修改时,要进行声明。这些侵权行为主要针对的是信息的原始转载、引用的责任方。
2.微信公众号上着作的侵权分析
要想对微信公众号上的着作是否构成侵权的状况进行分析,首先必须要证明所传播的内容是否构成作品,具有着作的保护权。只有所传播的内容构成作品,才能享受国家的着作权保护,才会使微信传播的内容构成侵权。近年来出现的着作权侵权纠纷,主要体现在网络作品传播的主要参与者与原创作者之间的矛盾,还有就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与原创作者之间的矛盾,出现这些矛盾的原因就是在发生侵权行为时,侵权的责任主体不明,不知道怎样进行责任划分。
(二)不同形式的侵权分析
1.点与点微信传播中的侵权分析
点与点的微信传播的过程主要是在微信好友之间进行的,主要进行聊天,以聊天的方式传递信息。在聊天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聊天的内容进行分析,如果聊天的内容是信息传播主体的个人观点,就不存在侵权行为。当传播的内容是转载他人的作品、言论时就要对这种状况进行具体分析,这种情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标明来源或是版权人的信息,这种情况就不存在侵权;一种是没有标注信息来源或是版权人,但征求版权人同意的,也不存在侵权行为;最后一种是未标明信息来源或是版权人的,且未获得版权人同意的信息,这种状况进行的是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没有将言论扩大化,一般没有造成重大影响的,平常的情况下不追究责任,但如果进行的是大规模的群发信息,误导传播的客体的状况需要详细讨论,判定责任主体。微信平台对于用户行为进行规范,对于一些情况进行分析,规定了一些使用规则,这些规定是建立在国家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
2.点到面微信传播中的侵权分析
将复制、转载的信息发送到朋友圈或者是进行群发,形成有一个人到一群人的传播方式,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否构成侵权,主要看传播客体的数量,对于传播的内容进行标注是进行作品转载、复制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标注,在向较大的传播课题传递信息时,就有将原创者的作品据为己有的嫌疑,这时就面临侵权的风险[2]。
3.面到面微信传播中的侵权分析
面对面的传播指的是微信平台作为信息源,将信息推送给订阅平台的用户,继而由用户进行信息的散播。微信公众号有三种,这是一种新的交流沟通的方式,微信平台面对的是使用的用户,进行信息传递时就要关注信息的使用状况,使用他人的作品时要征求原创作者的意见,并支付一定的使用报酬,若不进行这些行为,就会构成侵权。
二、微信信息传播的保护策略
(一)腾讯公司应加大监管力度
腾讯公司在经营微信的过程中,应进一步简化版权的流转程序,降低维权者的维权成本。同时要想进行信息的侵权鉴定更好地进行,就要在技术鉴定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提升鉴定水平,利用信息智能化鉴定、防范微信传播领域的着作权侵权风险。腾讯公司还必须加大对微信账号抄袭的管理力度,对于不规范的行为进行警示,防止微信传播侵权行为。
(二)完善微信监管机制
监督管理是要进行三方合作的,微信用户要对自身的信息传播的内容负责,在使用有些版权不明的信息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要慎重,对于转载的信息最好是要进行标注,防范侵权风险;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微信平台的管理方要对微信传播的信息进行检查、管理,对于较为敏感的侵权信息进行鉴定,监督信息传播的整个过程,使微信平台保持在良好的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最后就是要加强原着作者的版权监管意识,对于出现的侵权行为及时进行反应,追究侵权责任。
(三)实现团队集约化的管理
专业团队集约化运营对于微信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微信管理中要专门人员对版权和原创内容进行处理,提升版权管理的整体水平;集约化运营改变传统的微信账号更新缓慢的现状,有效地提升微信公众账号的更新频率,保护更新内容的版权及原创者的权益。
(四)政府强化立法保护
我国目前针对互联网的立法体系不够完善,立法者应该认识到网络的特性,可根据微信独有的特点,借鉴我国博客的自律性规范来进行微信规范的建设,吸收有益的因素,保护合法权益,以保证微信的健康发展。立法要结合相应的技术,在立法中增加技术性规定,确立微信传播中的责任主体,平衡和协调利益关系,让微信的使用满足多数人利益。
三、结语
我国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微信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就是着作权侵权风险。在面对微信传播中的侵权风险时,我们要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加强监管,结合微信平台的特点,拓展着作权的法律影响,提升维护着作权的意识,微信用户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能为私利破坏微信平台的管理机制。同时,原创作者也要提升维权意识,在侵权之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政府要履行职责,完善立法,早日将移动互联网纳入法律的轨道,对其进行规制和管理。微信公众平台在进行版权保护时要适度。
参考文献:
[1]孙曼曼.新媒体侵权责任问题探析——以微信传播中的侵权责任为视角[J].新闻知识,2014,12:89-90+95.
[2]赵文青,崔金贵,陈燕.学术期刊微信传播着作权侵权风险分析与防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1:1181-1186.
齐子粮.微信传播中的侵权责任分析[J].法制博览,2019(01):200+198.
以上为“自考民商法毕业论文:微信传播中的侵权问题与保护策略”,更多论文请查看本站本站“毕业论文”栏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