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社会工作作为实现社会力量发展以及强化社会管理协同作用的主要途径,其在学术界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立足于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协同作用的研究现状,本文首先对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定义进行了介绍,进而分析了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制度的制度协调性,最后对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功能的协同性、整体的协同性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为社会管理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为阐明整体性协同视角、提升社会管理的价值创设条件。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会管理;协同作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快速转型发展阶段,其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利益格局逐渐出现新的变化,这不但使民众的思想产生了变化,而且使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形式发生了转变。立足于我国社会工作开展现状以及社会化管理的发展情况,本文也试着从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管理制度的制度协同、功能协同以及整体协同三个主要方向进行了分析。
1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理论概述
1.1社会管理
一直以来,社会管理都是政府工作中一个不成文的俗语,属于社会化管理的一般范畴。尽管社会管理概念由来已久,但是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学术范畴的词汇,更不是一个专用概念。从学术讨论价值与分析现状来看,社会管理作为实际工作的重要概念以及学术问题在我国进行深入讨论也不过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事情,但是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且深刻,所以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学术界甚至整个社会管理界的广泛重视。从客观上来看,社会管理最早是1987年王思斌等人通过翻译俄语版《社会管理学》并将其出版后才传入中国的。该理论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学术思潮,学者们对于社会管理学的最初认知也基本都是源于此书。后来,王思斌还撰写了《社会管理初论》一书,系统分析了我国当时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情况以及社会矛盾,尽管最初对于社会管理的研究较为分散,但是经历数十年的发展该理论的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其影响力也变得更为深远了。
1.2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研究工作开展较晚,其是在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后逐步建设并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范畴。尽管在之前我国许多学者都尝试对社会工作体系进行过构建和解释,但是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当时,我国教育界较为认同的是社会工作专业中提出了社会工作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非专业领域的社会工作也逐渐被认同,其实际上就是各方面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组织并服务群众工作的统称。根据上述定义不难发现,社会工作的价值在于服务群众,而非一般的行政工作,所以社会工作很多时候又分为狭义定义与广义定义,无论采取何种定义模式,其核心都在于组织创新与传统工作,而要想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就必须选择更为合适的研究侧重点,本文选取了专业领域的社会工作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狭义社会工作的定义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展现了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管理的协同价值。
1.3协同作用
在社会科学模块中,协同算不上严格意义的专业概念,但是其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却十分普遍。一般来说,协同主要包括两个主体,其特指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既一方活动时另一方协助的现象。一些社会学研究学者认为社会互动理论符合协同的要求,所以协同与合作属于类似的范畴。从结果上来看,协同与合作的效果类似,其都是通过两个主体合作而形成新的创新体系与作用关系,进而达到共同的目标。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的相关论述来看,现代组织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其具体表现在弹性、互惠、关系性以及开放和妥协等方面。在治理理论当中,协同具有重要的地位,比如全球治理委员会将治理作为不同利益得以调节的过程,而治理的基础是协调而不是控制,协调与协同在西方词汇中又同根同源,由此可见,利用协同作用研究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价值是具有严格理论依据的。
2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制度的制度性协同
新时期的社会矛盾关系对于社会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创新社会管理不但涉及了制度、方法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在理念建设方面也做出了新的努力与尝试,结合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制度的协同影响情况,现就其制度协同情况分析如下。
2.1创新社会管理格局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管理而言其主要集中于制度管理的协同,这也是社会管理目标协同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在中国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建立党委领导、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后,创新社会的管理格局社会工作就得以确定。这里所提及的社会协同关系包括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同时也包括社会管理的社会性特征,这为实现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提供了丰富的渠道。目前,社会组织形式方面的社会服务机构在社会工作中逐渐占据了核心地位,而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也主动投入到服务群众的社会工作当中,这当然会包括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体系。随着社会工作参与形式的不断转变,当前社会管理的新格局也就此形成。从原理上来看,社会工作加入到社会管理当中并成为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的组成部分,这本身就是政府力量管理与制度更迭的一个主要模式或手段,而社会工作当中“助人自助”理念的推广与实施则有效推动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更新,这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内容。最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服务方法被融入到社会管理当中,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摒弃原有陈旧过时的管理办法,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革新,从而提升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2.2社会工作对实施柔性化管理的贡献性
根据我国当前社会问题的结构与原因现状来看,加深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以说是目前缓解社会矛盾关系的关键。随着各地政府对于社会管理领域当中的柔性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柔性管理策略的实行效果逐渐提升,其大有完全取代强制性管理的趋势。长久以来,我国各地为了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曾经一度掀起过阶级斗争与惩罚思想为主的社会管理工作,其不但导致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当中过多地使用强制力,同时也导致社会的形象与信誉受到了损失,其“服务者”的形象无法得到有效树立。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顺利开展,当前我国社会问题也越来越集中表现为人民内部的矛盾,这种矛盾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会导致新的民生问题。在新形势下,强制性管理与惩罚性管理所带来的负面成本不断加大,其已经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需求,所以强调柔性化管理逐渐成为社会管理的主旋律。
2.3社会工作对加强公共服务的贡献性
通过服务实现管理是新时期社会管理的创新方向,同时也是社会管理不同于社会服务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区别。也就是说,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管理为目标的服务体系,其中具有两个方面的内涵。首先,通过政策服务可以实现有效管理,包括处理社会问题的政策通知给群众后,就可以避免一部分人不熟悉政策与管理条件而冲撞秩序。其次,实施政策过程中必须重视政策落实的服务特征,包括要意识到政府工作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服务,同时也要意识到向公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才是政府社会工作优化的方向与宗旨。
3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功能性协同
3.1社会工作对促进公共服务的作用
作为一种专业特性本身就是助人为乐的助人方法范畴,社会工作当中“真心实意”可以作为衡量其价值的观点与本质,同时也是一种综合社会关系的研究范畴。这是由于“真心实意”不仅仅是指社会工作的过程中符合助人者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感受,其更加注重受助者、社会工作者以及理性角度的价值与感受。通俗来说,社会工作的公共服务价值来源于社会多方面,而不是服务者一方面,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情况下社会服务者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够有效体现助人为乐的宗旨与社会管理服务的核心价值,但是却没有得到受助者的欢迎与认可,这就是在价值体现方面出现了问题。
3.2社会服务对创新社会管理的作用
从专业特征上来看,社会工作对于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而这种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通过发挥其基本功能就可以实现社会管理的效果。从本质上来看,社会工作是直接向具有客观需求的人提供普遍的社会服务,而这种服务必须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服务,这样才能够帮助当事人顺利走出困境,提升生活质量。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将解决困难群体的需求作为社会工作的首要目标,这也是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管理活动之间的区别之所在。
4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整体性协同
4.1社会工作发挥协同作用的条件
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其与西方资本主义存在明显的区别,而这种区别要求我们要想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协同作用,就必须具备一些独立的基本条件,那就是在社会管理系统中需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发挥作用的空间,以此来帮助社会工作获得相对独立的专业服务能力。目前,社会工作的制度协同效果已经基本实现,而功能协同则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社会管理系统的内部空间主要包括了政府重要部门以及相关事业单位,而在政府与其他社会管理组织中设立的社会岗位也可以纳入管理系统的范畴内。根据中央发布的有关决定来看,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关键在于完善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特别是制度化作用的顶层设计层面的设置工作。
4.2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整体协同的特征
社会管理是分层次的管理工作,其包括有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的管理形态。作为一种不同层次、不同部分组合形成的管理系统,社会工作的制度性协同主要体现在社会管理的效能方面。在社会工作当中,社会工作的制度性协同也是通过开设符合工作特点的活动才能够发挥其作用,这也是社会制度结构层面上发挥作用的客观要求。根据相关理论研究情况来看,结构与功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而社会管理部门设置了合理的工作方法并树立了更为明确的社会工作目标,可以有效提升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4.3对社会工作协同作用的认知
从广义上来看,社会工作应该属于社会管理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不但是追求社会制度化与系统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控制的前提。但是,从狭义的社会管理范畴上来看,社会工作与管理是存在较大区别的,其不但是由于社会工作的服务群体、目标与社会管理存在区别,更是两者在接触界面上存在明显的区分。但是,即使是从狭义的角度上对其进行分析,其依然存在交叉的部分,所以脱离广义的观点对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往往无法将社会工作作为管理的全部。根据国家法团主义的定义来看,国家与社会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实现合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形势,而社会工作缺乏实质性改善民生的价值时,其促进社会管理的能力也会被削弱,这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尽管如此,通过研究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管理的协同作用,关注社会工作与狭义、广义社会管理的影响、区别和联系,就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价值,认识到其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从而帮助我国更好地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与帮助。
5结语
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工作具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从客观上来看社会工作随着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复杂程度而发生变化,其会直接影响社会管理关系,从而对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关系以及管理协调认知等方面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结合当下我国社会工作的具体现状与学术界普遍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管理的功能性、制度性以及整体性协同关系,希望可以优化社会管理的各项细节,为协同理论的有效搭建提供论证与说明,进而为我国社会公共关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贡献一份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方舒.论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的交互机理——从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谈起[J].社会科学,2013(5).
[2]李迎生,方舒,卫小将,等.社会工作介入社会管理研究——基于北京等地的经验[J].社会工作,2013(1).
以上为“自考社会工作与管理毕业论文:社会工作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更多论文请查看本站本站“毕业论文”栏目。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