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咨询热线

15755063059 (点击在线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广东自考网>毕业论文 > 正文

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原则的有效利用

时间:2022-04-23 10:56:52 作者:储老师

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原则的有效利用

摘要当前一些地理教师严重依赖多媒体教学,没有意识到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势。有效利用传统地理教学媒体,应遵循“1+1+1>3”原则、优先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视性原则、资源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展贴性原则。

关键词地理教学;教学媒体;教学原则

本文探讨的传统地理教学媒体,是指教室现有教学资源(如大小黑板、白板等)、学生拥有的学习资料(如教材、地图册、填图册、练习册等)、教具、学具、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等传统的、身边常见的媒体。当前一些地理教师严重依赖多媒体教学,不熟悉或没有意识到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势。笔者根据实际地理教学经验,总结出有效利用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原则。

一、“1+1+1>3”原则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将导学案、传统媒体、多媒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远大于单独反复运用一种教学媒体的效果。因为三类媒体从多个视角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学生不但加深了理解,而且增强了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导学案将学习内容和问题前置,帮助学生自学教材,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黑板呈现信息的时间较长,随写随擦,灵活方便,是课堂上师生板书板图的主要场所。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地理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图示和动画,有效突破重难点。例如,对于褶皱的形成原理,学生先根据导学案预习教材上的图示与课文,初步了解相关概念和规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后,再引导学生亲手挤压书本,体会背斜和向斜的形成过程。

二、优先性原则

在多媒体和传统媒体运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优先使用传统媒体。因为相对于前者,传统媒体教学除了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外,还有以下优点。

1.生成性强

多媒体教学预设较多,而现场教学千变万化,传统媒体可以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能够适应教学生成的需要。

2.开放性强

传统媒体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利于课堂上师生、生生面对面互动与交流情感。

3.操作性强

学生的最大期盼是在课堂上被师生认可。这种认可是通过自己的表现、表演、表达,或写、或吟、或唱、或论、或辩、或演来获得的。而这些机会和活动,学生一般要依赖传统媒体来展示。因为学生不一定精通多媒体操作技术。

三、创新性原则

学生往往对传统媒体不感兴趣,为此需要对传统媒体承载地理信息的形式进行创新和改造,变劣势为优势。

1.设计“地理黑板学案”

黑板是最常用和最主要的传统教学媒体。课堂上利用好黑板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无法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纸质学案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容量和效率,地理教师可以于课前在黑板上板书和板图,将纸上学案精简后搬到黑板上,笔者称之为“黑板学案”。它与电子学案、纸质学案并列,成为三大类型的学案之一,适合各学科教学使用。

2.运用“地理3D记忆法”

笔者将多面体教具称为“3D”记忆工具。其用于记忆的原理是:我们平常见到的文字内容,都是印在同一纸张平面上的,学生为了能够记住地理概念、规律和图示,常常反复阅读同一平面上的文字,其记忆和思维也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时间长了容易带来枯燥感和机械感,引发记忆疲劳。如果在多面体(例如包装盒)的每一面上,写上不同的地理文字内容,这就把印在纸张平面上的文字变为不同空间、不同平面上的文字内容。比如工业区位因素太多,学生一般只能记住其中一部分,不妨将工业区位因素分别写在一个多面体盒子的每一个面上,呈现在一个“3D”空间里,各因素的立体感增强,学生的记忆和思维就会扩展到不同方向延伸的平面上,再结合谐音记忆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记忆兴趣,其记忆的主动性和各项能力就被激活起来。

四、可视性原则

利用身边的材料,将各类地理图示做成肉眼可见的实物模型,用于做游戏和演示地理变化过程,强化图文转换意识。

1.模式图的模型化

模式图往往被称为地理的“母图”,据此设计的题目往往被称为“母题”。所以重视模式图的教学极其重要。将抽象的模式图做成立体实物模型,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直观、形象,学生在做模型的过程中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2.模式图的拼图化

裁切泡沫塑料、硬纸板、木板,涂上不同颜料,制作六大板块拼图、中国政区拼图、世界政区拼图、地球内部结构拼图、气候和自然带分布拼图、太阳结构拼图等。

3.景观图的模型化

如用米汤和沙土混合,可以做成沙丘、冲积扇、风蚀蘑菇、峡谷等地貌模型。

4.统计图的模型化

统计图较抽象,可以制作成实物模型,从平面走向立体,增加可视性,加深印象。比如制作气候统计图模型的方法是:将众多磁吸吸在黑板上,垂直组合成每月降水柱状图,每月磁吸数量多少可以代表柱图长短;也可以用代表各月气温的数枚磁吸将彩色棉线压在黑板上,表示气温变化曲线。其他如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图、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图、金字塔统计图、扇形(饼状)图、气候立体统计图、等压面图等,都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实物模型。

5.过程图的动态化

通过改进图示画法和制作教具来演示复杂的、抽象的、难以表达的地理变化规律。比如,用双层等圆硬纸板制作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模型:上层硬纸板上画出各重要纬线,下层硬纸板边缘某点上,粘贴用硬纸条做成的红色箭头(表示太阳直射光线)和切线(表示地平面),两者夹角即为正午太阳高度角,旋转后者可观察太阳直射点在不同位置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五、资源性原则

1.联系学校地理课程资源设计探究性问题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可以是教室、校园、座位、宿舍、学习用品、师生等,具有真实、直观、具体、便于观察等特点,但有时被一些地理教师所忽略和轻视。如果地理教学充分利用它们创设教学情境,设计诸如“利用教室空间方位描绘太阳视运动规律”、“观察旗杆影子透视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利用课桌、笔、纸、尺子和透进教室的太阳光计算本地太阳高度”等探究性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地理空间观念和想象力的建立;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习惯,增强学以致用的地理意识。

2.联系身边的时空资源设计生活问题

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时空资源,深入浅出地阐释抽象的地理原理规律。比如学习新课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热力环流的规律,笔者举出现实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实例,就可轻易解决。如水沸腾时在锅内如何流动,壁挂式致冷空调、暖气片安装位置的原理,水壶口打开热气的流向,冰箱打开冷气运动的方向。而有的老师做实验、放视频,边讲边画,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花费很多时间,学生可能还不理解。

六、多样性原则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利用多种传统媒体,设计和组织多样化的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1.作业形式上的多样性

如把读图作业变为填图、绘图和贴图作业,多种作业活动有利于落实图上内容,加深对图示的记忆和理解。

2.传统媒体运用上的多样性

在一堂课里,可以运用板书、板图、板画、自制教具、课本、模型、学校地理课堂资源等多种传统媒体,从多角度呈现地理事物多面特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3.实验形式上的多样性

如背向斜教学,可挤压书本,也可折弯装有水油的塑料管等,让学生体验多种实验活动。

4.设问视角上的多样性

演示实验时变换常规的问法,激发学生观察与探究的兴趣与热情。例如,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时,有的老师一般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是什么?”学生常按课本上的说法来回答:“自西向东”,但这并不是此实验所要求得出的客观结论。因为此问没有说明观察的视角,学生还是按平常的平视角度来观察、思考和回答的。不妨变换一下问法:“从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如何表述?”这时学生会主动俯视正在演示的“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再经过积极思考,很容易表述出正确的结论:“均为逆时针方向”。

七、展贴性原则

地理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课堂上需要呈现大量的图示,特别是一些复杂的地理图示难以在课堂上快速、精准地画出来,而平时常见的传统教学媒体一般不具备这些功能。为此,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地理关键字词、重要图示和表格分别打印或用记号笔写在纸上,制成“贴字”、“贴图”和“贴表”,笔者称之为“三贴”。课堂上使用时,直接用磁吸将其压在黑板上。课前一般制作空白的贴图和贴表,其中的文字内容单独制成贴字,课堂上再由学生将贴字对应贴在贴图和贴表中相应位置。这样增加学生读图、填图、指图、读表、填表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在平时的课堂上经常展示“三贴”,可以节约当堂板书板图时间,增大课堂容量和学生的活动量。

作者:王刚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夹河中学

    【结尾】以上就是自考毕业论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的自学考试资讯,考试公告、自考报名、自考科目、自考时间、自考学校、自考专业、历年真题复习资料、成绩查询、准考证打印等信息,欢迎访问广东自考网(www.kopone.com)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考试时间:4月13-14日

考生服务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众号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报名层次:
所报专业:
姓       名:
电       话: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免费资料”即可获取!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APP
下载

联系
电话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