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培养契合
体育教师是整个体育课堂的核心,其教学技能是决定体育课质量的关键。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技能是一名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因为体育课本身是以身体活动示范为主的教学科目,所以教学技能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在师资培养上除了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还应关注学生在体育教学技能方面的训练。
一、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培养重运动技能轻教学技能
长期以来,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放在运动技能上,把重心停留在个人技能的提高与完善。进入新世纪后有些学校专项课开设的时间已从大学三年级提前到大学一年级,课时也从每周4学时提高到6学时。可见课时量的增加,对学生专项运动技能的提高意义重大。另外,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对其他运动项目进行专业化学习后,基本都能掌握各项技能。然而,由于教学重心偏向运动技能的提高,导致大部分学生形成了一种“会做不会教”的尴尬局面。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这种教学技能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习的质量,无法满足实习单位的要求,也给实习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惑,这也是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在师资培养方面的缺失。
二、中小学体育师资应具备的教学技能
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指体育教师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传授体育知识和机能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才能。主要有知识素养、课堂实施能力、体育拓展能力、体育指导能力、教育能力。本文主要指课堂实施能力,包括课前设计、课堂实施、课后反思。1.体育课前的设计。体育教师课前有“三备”———备教案、备学生、备场地器材。一份高质量的教案设计不但能有效地强化体育教学的计划性,而且还是体育教师高质量上好一堂体育课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更是体育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同时也是衡量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个指标。所以体育教师在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现有场地器材条件,认真钻研教材,制定恰当的体育教学目标,设计一份具体的、可行的教案是课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2.体育课堂的实施。一节体育课效果如何,关键是课堂实施过程。这个过程是对教案设计的动态展现,靠师生双边活动共同完成。教师的教主要体现在口令、讲解、示范、纠错、调整队列队形等行为;学生的学主要表现为听讲、观察、身体练习、互相帮助保护等。这些行为以教师为主导,显然,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使用能力、对时间的掌控等,直接影响到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3.体育课后的反思。课后反思指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教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再认识和思考,并进行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归纳。通过课后反思,及时发现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避免以后课堂中重复出现,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指明了方向。
三、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途径
一些研究结果已说明,一个运动技能好的学生未必是一个具备良好教学技能的教师,从中体现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性不能应用到师范性当中的这样一种现状,这就提醒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本科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了夯实技能的基础上适应“由学生向教师”这样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是多么重要。
1.端正学生态度,提高其对体育师资职业的认知度。不少学生认为当体育老师很容易,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项目的运动技能,只要拿到教师资格证,就可以上岗。正是这样的错误认识,导致他们忽视了教学技能的提高。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均有责任告知提醒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让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有清晰的认知。
2.加强相关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和培训。在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学校体育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类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运行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所以,在培养体育师资的过程中,《学校体育学》起着重要作用。这门课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体育教学规律、原则、方法及体育课教案的设计与编写等,这些恰恰是体育教师必备的素养和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这门课开设的第二个学期,再开设《体育教材教法》和《体育游戏》。因为有了相关教学知识的基础,这两门课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加大实践比例,大胆让学生进行教学方面的尝试。比如在《体育教材教法》课中编写教案、模拟上课、说课等。这些实践可以提高学生课前设计编写教案的能力,在模拟上课时,检验其教案合理性的同时培养学生讲解、示范、纠错等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能力和队列队形变换、分组等组织能力,以及对时间分配、练习次数安排、运动负荷的调控能力。课后进行的教学反思,也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游戏》中通过创编游戏、讲解、分组组织游戏等实践活动,学生在深刻体会游戏教学法魅力的同时,知道如何有效激发兴趣、如何有效表达、如何快速组织教学。这些教学环节,为学生创造亲自参与教学的机会,将理论的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出来,感知理解何为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学技能。
3.提高专项课和其他术科课中教学技能的培养。任课教师应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学生“会”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教”的技能,本文中的“教”指“教什么?如何教?”很多学生设计编写教案时,基本部分教学内容一栏里往往只有两个内容,即动作要领和某某技术练习。这说明学生对“教什么”(教学内容)的理解是浅薄的、陌生的,对动作技术内在结构是不理解的。那么,“如何教”(选教学方法)就更不知所措了,对应的右侧栏教学方法的选择当然也就很简单:讲解法、动作示范法,有些学生还知道用纠错法。教案编写如此简单,那么到真正实践时一定是枯燥的一节课。究其原因,与师生在术科课堂中偏重学习提高运动能力,忽视对动作技术的深入理解,忽视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分不开的。所以,术科教师应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让学生亲自参与的教学实践环节,并对他们的操作加以指导,使学生不仅运动技能得以提高,也能在教学技能方面有实质性进步。
4.加强教育实习工作的监管力度,提高实习质量。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是学生成为体育教师前一个重要的实训环节,也是对大学前三年校园内学习情况的大检验。这本应是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转换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塑造体育教师的关键过程,却由于认识和管理不到位,最后往往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育实习质量:一是全面落实岗前培训,增加培训时间,改变培训内容。增加符合中小学实际的专项技能的培训,并延长培训时间。实习生做好心理、业务的准备。二是加强与实习学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构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人才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反馈信息获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情况,随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督促学生认真实习。三是举办教学技能大赛、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小学体育教师论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求真务实的良好教学氛围,为学生成为社会应用型高级体育人才打下坚实基础。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对于塑造符合时代发展的体育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学体育师资依然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自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2017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颁布执行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也相继进入了新的阶段。这其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体育教育专业除了培养学生具有娴熟的运动技能,还应考虑到体育教师必备技能中的教学技能更应契合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为各中小学及社会输送。
【结尾】以上就是自考毕业论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的自学考试资讯,考试公告、自考报名、自考科目、自考时间、自考学校、自考专业、历年真题、复习资料、成绩查询、准考证打印等信息,欢迎访问广东自考网(www.kopone.com)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