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教育与健康心理养成的联系
1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个性
品质培养的价值分析实践中,幼儿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合理利用好教育手段,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由于幼儿所处的特殊生理、心理阶段,客观充分地看待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成长的有利作用,是搞好幼教工作的重要出发点,从幼儿教育实效性分析来看,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符合性培养具有重要手段价值。
1.1实现幼儿兴趣培养、个性养成的价值分析
幼儿体育教育能让幼儿实现自己的意愿,培养自身的兴趣,强化自身内在的认知能力、认知冲动。体育活动是接触性的实践活动,处在好奇阶段的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和触摸,可充分调动他们内心的复杂情结与情感,形成强烈的心理影响和冲击。在幼教的激励或鼓励下,幼儿的兴趣慢慢进入萌芽阶段,爱好在心底生根发芽,循着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萌芽,在其进行兴趣体育活动中,不断激发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从丰富的感性认知到逐渐的理性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他们最大的情结和纽带,丰富的知识源源不断地汇入脑海,冲击着、荡漾着处在萌芽状态的大脑记忆,以兴趣情结为纽带,幼儿的心中会不断养成自身对事物的认知度。由于感知事物、触摸事物的多角度以及无经验性,幼儿对事物的认知会逐渐处于个性化,由个性化认知促发其行为的个性,幼儿的个性和体质逐渐形成。可见,幼儿体育教育是以实践的方式,通过兴趣为媒介,使幼儿实现了兴趣培养到个性养成的一系列过程,其实践性价值显著。
1.2实现幼儿智力锻炼、情商培养的价值分析
体育教育活动的精细设置,应当从幼儿身心特征出发,做到可操作,简单易懂。在此基础上,幼教通过设置灵活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例如,直接参与、模仿学习、娱乐活动、互助活动、亲子活动等各种形式,来不断丰富和磨炼幼儿的身心,在此过程中,幼儿逐步形成对外界交往、个体定位、认知能力、情绪控制、技巧方法等各方面的认知和养成。通过认知的不断积累,幼儿智力不断上升,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幼儿体育教育由于具有较强的实战性,通过实战性活动,幼儿不断获取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为进一步的理性认知提供了丰富素材。加之体育活动中,由于交互性活动的广泛存在,幼儿之间需要各种各样、各种程度的协同行为,从开始的独自活动,到遇见困境后的协作性活动,整个过程需要幼儿之间实现从认知到认同再到协同的心理扭转,其本质是情商实践的过程。类似于,人类从原始的排异状态,到困境中的协同求助求生存的转变,不仅是情商的实践,还是智力养成的客观体现。体育作为被人设置和掌控的预设性实践活动,从培养人(尤其是处在智力萌芽状态的幼儿)的角度,最具智力养成、情商培养的崇高价值。
2幼儿体育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养成的尺度分析
幼儿作为“花蕾”,从年龄角度,其具有典型性的生理和心理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要在培养过程中加以注意和重视,更应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和利用,通过掌握其特殊性本质,有针对性地加以施教,方能从根本上催生幼儿心理的健康养成。在进行幼儿体育活动中,掌握好尺度是促使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安全线,通过设置好尺度,让幼儿在合乎规范性的前提下开展体育活动,是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2.1形式和内容多样性的设置尺度
幼儿普遍处在探索和好奇的心理阶段,其对新鲜事物的热情是最高的。在设置体育教育活动时,如果设置的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和重复,会造成幼儿的疲劳状态,无法满足其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和渴望,加之幼儿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简单、重复设置的体育活动更加不利于其精力的聚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确保体育教育活动设置的多样性,以多样性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来带动幼儿的积极性,维护好其注意力的集中度,在热情性和积极性之间寻求可持续性。此外,需更加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不一味强调养成幼儿的单个体育技能,而是强调实现幼儿全方位体育实战经验的积累的目标,变目标为途径、变目标为过程。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不仅是为了增强幼儿的兴趣,也是从不同的维度来丰富幼儿对体育活动感性认知的积累,为能力的养成夯实基础。此外,幼儿教育机构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设置特色教学项目,拓展体育活动的多样性,规避体育活动形式、体育内容设置的单一性风险。
2.2符合趣味性的设置尺度
幼儿参与体育活动,
2.3符合适度教育引导的设置尺度
幼儿从事体育活动是自发的,在没有足够的经验支撑下,其无序的活动状态具有个性和特点,因此,幼教在进行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密切关注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时加以引导。幼儿所呈现的无序化,本质是进行感性认知的表象,是积累感性素材的过程,加之幼儿体育并不过分追求竞技和方法,因此,幼儿教师的引导应遵循适度性原则,切忌过分干扰,强行灌输,让幼儿自行认知“这是什么,为什么是”的最佳状态。适度教育引导的设置,是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的体现,具有科学性。
3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养成直接作用分析
幼儿体育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具有直接意义和重要促进意义:直接意义体现在于能够直接带来幼儿心理的健康、快速养成;重要促进意义指的是能够促进幼儿的心理、智力、情商、意志、体格等多个维度的养成,通常表现为立体性养成。无论是直接意义抑或是重要促进意义,都需要通过幼儿具体的外在表现而被我们所察觉,具体来讲分为以下几个表现。
3.1体现在心理健康中的意志力、责任感和规则感意识的增强
在计划生育大背景下,当前我国的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孩子,在如此家庭环境下,孩子从出生就备受重视,随之而来就是可能被重视过度后的所谓家庭无序性溺爱。无序性溺爱的背后是孩子自身责任感、意志力和规则感意识的缺失,享受着爷辈、父辈的宠爱而没有潜意识的所谓的“孩子责任”“孩子意志”,一旦生活中出现小困难、小困境,就会不知所措,唯有哭闹来宣泄,如此这般更无从讨论是否养成了家庭规则,或者说是否养成了家庭的长幼尊卑等社会基本伦理。然而,通过加入幼儿体育教育,以上直观的些许问题得以解决,通过体育的竞技难度,让他们有了参与体育后培养的意志力;通过意志来克服困难,来实现体育活动的目标;通过协同性行为,和其他的幼儿一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责任感;通过遵守体育活动规则,让他们初尝规则约束下,实现目标的成就感。
3.2体现在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
体育的精神实质就是竞技,竞技本身通过胜负来展现价值,因此体育活动的危险性也是与生俱来的。幼儿通过不断地接触和实践体育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挫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习得了如何保护自身的感性认识,在过后的活动中,使感性认识不断得以升华,让其终生得益。这种保护意识或者说自我防护意识是后天习得,也是人最为宝贵的自我防护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示了幼儿心智的成熟,是心理健康养成的一个重要指标。
3.3体现在协同能力的增强
幼儿体育排除单一的练习性活动,大部分需要幼儿之间的合作。通过与其他幼儿的协同行为,在缺乏经验的无序状态下,为达成目标,如何实现人生第一次合作成果,过程是未知的、艰难的,这种未知过程,锻炼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意志力,丰富了他们为数不多的人际交往经验,对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品质有建设性作用。此外,通过协同行为还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对自我的认同感和肯定性评价,这是一系列深藏的心理暗示,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黄永馨,高美娇.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与评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庄弼.以体为先为幼儿健康发展奠基[J].中国学校体育,2014(11).
作者:李鹏单位: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结尾】以上就是自考毕业论文的全部内容,更多的自学考试资讯,考试公告、自考报名、自考科目、自考时间、自考学校、自考专业、历年真题、复习资料、成绩查询、准考证打印等信息,欢迎访问广东自考网(www.kopone.com)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