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具体内容: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题干】简斋体
【答案】
简斋体是指陈与义的诗歌,风格遒上,思力沉挚,已突破了黄、陈瘦硬诗风的局限,取材和诗境都较恢弘,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考点】陈师道与陈与义
37.【题干】《倩女离魂》
【答案】
《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其本事出唐代陈玄祐传奇小说《离魂记》,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爱情故事。剧本语言笔触细腻,文辞秀美婉转,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入曲,熔铸成优美的已经,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考点】前期作家白朴、马致远等
38.【题干】《再生缘》
【答案】
《再生缘》作者陈端生,本事续接《玉釧缘》,写谢玉辉、郑如昭和陈素贞转世之后的婚姻故事,故名“再生缘”。塑造了孟丽君才高气傲、聪慧机敏、敢于叛逆最后无奈屈从的女状元形象。作品布局合理、情节结构完整、线索清晰、繁简得当,是弹词小说的佼佼者。
【考点】《天雨花》和《再生缘》
39.【题干】境界说
【答案】
王国维深受康德、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在《人间词话》中创造性第提出著名的“境界说”,以“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又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写境”、“造境”、“隔与不隔”之说。这些词学思想和话语表述颇具现代意义。
【考点】近代词的嬗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题干】简述苏轼记叙文的成就。
记叙文是苏轼散文中文学成就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部分,包括碑传文、叙记文及文赋等,而以山水游记和亭台阁记为代表。
(1)好发议论,苏轼的游记不仅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而且议论成分占的比重较大,往往凭借议论给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如《前赤壁赋》对“水与月” 的议论。
(2)重视诗情覃思,苏轼的记叙文多是文学性散文,诗情画意,触处皆是;覃思妙理,一出自然,如《石钟山记》。亭台阁记如《喜雨亭记》等,融记事、抒情与思辨为一体。
41.【题干】简述南戏体制
(1)南戏没有固定出数,长短自由。
(2)南戏场上角色都可以唱,还可以对唱、合唱。
(3)南戏一出之中可以用不同宫调,可以换韵。
(4)南戏有开场,在正戏之前先由副末报告剧情和创作意图,开场一般用两阙词。
(5)南戏角色分生、旦、外、贴、丑、净、末。
(6)南戏是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的,另外吸收了宋代以来流行的词体歌曲。
42.【题干】简述《儒林外史》封建末世的儒林群相
(1)《儒林外史》描写了许多因跻身科考而人性为之扭曲、人格堕落者。如匡超人,小说用了五回的篇章写其人品的堕落。
(2)科举制度下的另一类人物是假名士,他们是科举制度孕育出来的社会畸形儿。如杜慎卿。
(3)《儒林外史》,也塑造了一批为作者所赞颂和肯定的人物。他们注重“文行出处”,鄙弃功名,自由独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儒名贤,一类是普通市民。
43. 【题干】简述刘大櫆文章艺术特色
(1)思想上与方苞、姚鼐不一样,表现为对程朱理学的反动。
(2)有“神气”说。
(3)就古文而言,坚持古文的文艺性,较为集中描写底层人物,吸收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推崇归有光,善于转折跌宕,层层深入,一唱三叹,散文有诗化的倾向,如《张复斋传》,又如《章大家行略》写人伦亲情被姚鼐评为“真气淋漓”。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题干】试论述欧阳修散文艺术成就
学习韩愈,但其摒弃了艰涩怪奇,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屈婉转的文章风格。
(1)议论文。欧阳修的议论文条达舒畅,以理取胜。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
(2)赋。欧阳修开创了宋代文赋的先河,变旧赋的骈偶对仗为骈散相间。如《秋声赋》;
(3)平易流畅中富于变化,看似散漫不经的安排中,使读者慢慢地从寻常的叙说中体会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
(4)注意语气的轻重与声调的和谐。记叙简洁有法,行文纡徐有致,多用带感情色彩的语助词,含蓄蕴藉而又平易自然,富有诗味,如《醉翁亭记》。
45.【题干】试论述《金瓶梅》艺术成就
所写的题材和人物都有所不同。《金瓶梅》描写的是琐屑的家庭生活世俗情态,处处以平淡无奇的手法如实写来,虽然节奏缓慢,却能够把各色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的转换,为世情小说的规模涌现打出了一面自张一军的旗帜。
(1)人物塑造:《金瓶梅》塑造人物,摆脱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缺陷,既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的方面,又能在生活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并且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2)艺术手法:用不加夸张和雕饰的白描手法写世俗人情,直书其事,不加任何评论,而是非美丑自见。特别善于运用对比和讽刺手法。
(3)艺术结构:将各色人物交织在一起加以描写,不再注重情节的曲折,而是突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网状的艺术结构。
(4)语言特色:更加口语化、通俗化。它运用北方尤其是山东地区的方言俗语,经过加工提炼为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又大量吸取市民中流行的方言、行活、谚语、歇后语、俏皮话等。
【结尾】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10月广东省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真题及解析的全部内容,更多的广东自学考试资讯,考试公告、自考报名、自考科目、自考时间、自考学校、自考专业、历年真题、复习资料、成绩查询、准考证打印等信息,欢迎访问广东自考网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广东自考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答案
05-062023年4月广东自考外国文学史真题及答案
05-062023年4月广东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05-062023年4月广东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
05-062023年4月广东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真题及答案解析
05-082023年4月广东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05-082023年4月广东自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
05-082023年4月广东自考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真题及答案解析
05-082023年4月广东自考外国文学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05-08广东2022年7月自考09235《设计原理》真题及答案
05-23